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自上映以来,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力量,在暑期档掀起观影热潮。目前影片票房已经超过15亿元,位居暑期档票房第一。
片中,在战火下经历家庭破碎与生活巨变的“吉祥照相馆”老板的女儿金婉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饰演该角的正是11岁的杨恩又,近日,杨恩又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,分享拍摄幕后故事。
杨恩又《南京照相馆》剧照
拍“全家福”戏份时“笑着演”
《南京照相馆》故事聚焦于一家小小的“吉祥照相馆”。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,这里成为一群普通百姓的避难所,同时也是见证和对抗日军暴行的隐秘战场。
“吉祥照相馆”是电影的核心叙事空间,在这里,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感人至深的戏份。
影片“全家福”剧照
影片最后,众人在照相馆内照“全家福”的片段感动无数观众,等待快门响起的时刻,演员们齐声吟唱童谣,泪流满面。杨恩又在那一刹那,微笑了起来,她这种“笑着演”的方式得到申奥导演的认可。
此前在路演时申奥曾透露,这是杨恩又自己提出来的,她的解释是:“因为金婉仪在照相馆的地窖里没有出去过,没看到外面惨绝人寰的场景,爸爸拉照相时的幕布,让她想起以前经常这样玩游戏,但大人们不一样,他们都经历过外面的惨景,就想着和他们反着演。”导演申奥尊重杨恩又对角色的创造,这才有了影片中的反差感。
对此,杨恩又表示,“对婉仪来说,她就是在开心地拍全家福。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但对于我来说,这张照片也是侵略者的罪证。”
除了拍摄“全家福”戏份,另外一场拍摄“剪头发”的戏份也让杨恩又感触颇深。
电影中,金婉仪和妈妈(王真儿 饰)出城的前夜,为保护自己不被侵略者伤害而剪短了头发,拍摄这场戏时,杨恩又上前拥抱住了情绪失控的王真儿,场面令人感动,提及此,杨恩又回忆,“我捡起了地上舍不得剪掉的头发,虽然舍不得,但妈妈(王真儿)告诉我那是为了让我们活下去的办法,所以不管多舍不得,最后也要接受。我们当时压力都很大,心情很复杂,她给我的感觉就是太心疼她了,忍不住想要抱抱她,希望能安慰到她,当我抱住她的时候,我感觉我也被安慰到了。”
“大家不必担心年龄小会害怕”
对于11岁的杨恩又而言,电影中的历史背景遥远而沉重。为走进金婉仪的内心,她做足了功课。“申奥导演给了我很多图片、视频和文字资料,我自己也查了相关电影,慢慢了解那段历史。”她还专门找老师学习南京话,让语言成为角色的“第二皮肤”。
杨恩又说,申奥导演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,“他让我可以很自由地发挥,也会很愿意听一听我在表演里的想法,给了我很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。”
杨恩又《南京照相馆》剧照
在杨恩又眼中,金婉仪是战争阴影下的懵懂女孩,与家人躲在照相馆地窖中,知晓战争存在却未亲见其残酷。杨恩又认为,这个角色也时刻提醒人们居安思危、铭记历史、吾辈自强。
片中,金婉仪无法改变自身命运,鲜活生命在毫无防备中戛然而止。这种无力感让杨恩又更珍惜当下,“现在的和平是国家强大带来的,需要我们共同捍卫。”
《南京照相馆》路演现场,主创与观众合影
与刘昊然、高叶等人合作,杨恩又收获了尊重与关怀。她说:“虽然我在戏里演的是女儿,但戏外大家没有把我当成幼稚的小孩,大家都很尊重我在表演里的感受,所有人在一起真的像一家人一样。”
杨恩又积极向身边的人推荐这部影片,她说:“这部电影没有去展现血腥和受害者被残害凌辱的镜头,这种留白的处理像极了中国画,大家不必担心年龄小会害怕,温室里长不出抵御风霜雨雪的劲松,希望大家看完《南京照相馆》后都能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的记忆,历史的真相不该被忘记,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,因为这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。”
杨恩又
杨恩又是成都人,在演戏之外,她有很多爱好,喜欢画画、跳舞、唱歌、看书……
从2022年上映的《人生大事》里的武小文开始,到今年上映的《天堂旅行团》中的余小聚、《恶意》中的静静以及《南京照相馆》中的金婉仪,杨恩又饰演的角色多带有沉重底色,被身边的哥哥姐姐们开玩笑说“今年已经‘死’了三次了”。她笑着说,未来想尝试快乐的角色,“不用死的那种”。
演完《南京照相馆》,杨恩又对表演有了新的感悟。“表演不会有100分,但我想努力做到100分。”
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谢宇宏 编辑 苏静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股票配资配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